学古琴-了解和认识古琴减字谱

减字谱

   所谓“减字谱”就是将表示琴曲指法的关键汉字进行减笔画,只余一些偏旁部首组成一个新的字,只要掌握一定规律,看到一个字就可知这个琴音左右手的指法,这种谱子就叫“减字”。    

   减字谱又称指法谱,中国汉族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 而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 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 代的古老记谱法。尽管如此,其在传播中还是大量遗失。

   “减字谱”是一种指法谱,以表述具体演奏手法为主,明代袁均哲据南宋田芝翁《太古遗音》辑《太音大全集》中的“字谱”篇,记述了古琴谱的发展过程:“制谱 始于雍门周、张敷,因而别谱不行于后代。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先贤制作,意取周备,然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后曹柔作减字法,尤 为易晓也。”

   这表明后世为琴人广泛采用的“减字谱”是唐代曹柔所发明。《太音大全集》中还列举了唐代著名琴家陈拙所作的几个谱字,与曹柔所作谱字相对照, 证明在唐代曾有不止一位琴家尝试过以减字的形式作谱,后来很可能是因为曹柔所作的“减字谱”更加简洁实用而流传至今。

   但历史上有关曹柔的记载极少,以至于其人生平不详,当代学者王德埙先生根据重庆图书馆馆藏的海内孤本《琴苑心传全编》(孔府族人孔兴诱于明末清初编纂)中 所载内容,提出减字谱的最初创制人很可能是曹魏时期的曹植。《琴苑心传全编》卷七“辨指”部分写道:“古之为谱,分左右之法而备立之,操之言一而谱之言数 蓰其倍,迨魏植分左右指法而扭为一字。

   作减字法,字虽无义而义实备焉。苛人以植为有功于琴云。”这里的“操之言一而谱之言数蓰其倍”很有可能说的就是“减 字谱”发明之前“文字谱”繁琐不便的状况。《琴苑心传全编》卷八“手法”部分进一步说明“按齐威公作《琴要》,沈尊作《弹琴指法》,蔡邕作指法,曹植修指 法,梁元帝纂明《琴要》,……赵耶利修指法”。

   曹植才华出众,曾用“契谱”记载佛乐,清康熙年间《松风阁琴谱》中的《玉树临风曲》属名曹子建谱,是否伪托 暂且不论,至少古人认为曹植善弹琴并能创作琴曲。王德埙先生进一步推论:从三国魏至隋朝,是古琴文字谱、减字谱,以及“声曲折”乐符、仿梵字乐符(契 谱)、八卦乐符等乐符体系并用的时期,隋唐后减字谱渐居主流。

   综合上述文献记载,可知古琴“减字谱”至少于唐代就已出现,如能进一步证明是三国曹魏时期曹植所作,则“减字谱”的创制又将提前数百年。

   有人说,古琴的“减字谱”像天书一样,没几人能懂。其实不是这样的。减字谱由汉字拆减笔画组合而成,所以称“减字谱”。减字谱是古琴特有的指法谱,有规律可循。如图所示,会汉字的人,在古琴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即可学会辨认基本的减字谱。

   上图这个指法念作:“名十勾五”,表示左手无名指按五弦十徽,同时右手中指勾五弦得音。

   这个谱字可分为:

上半部分

   左上角:通常在左上角标明左手手指名称,“夕”代表无名指,“大”代表大指,“中”代表中指,“亻”代表食指,“足”代表跪指(无名指卷曲)。

   右上角:代表徽位。古琴上一共有十三徽,每徽之间还有徽分,通常会在谱字的右上角标明。

下半部分

   旁部:通常标明右手指法,比如“乚”代表右手食指“挑”的指法,“勹”表示右手中指“勾”的指法。

   下半部里的大写数字代表弦数,古琴一共七根弦,写几就表示要弹的是第几弦。

古琴培训班

铭乐堂古琴培训地址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热线
010-5332-3061
微信咨询热线
13301015199